close
台北探索館,這是台北走透透行程第一站,老師說,如此安排主要的是讓同學對台北先有個整體概括的認識,後面的課程再引導大家進入個別的主題。
八點十分我從木柵線六張犁站出發,忠孝復興站轉板南線,到市政府報到。因為剛好是上班時間,車上擁擠的程度幾乎是前胸貼著別人的後背。有個小姐大概是睡醒了趕著上班來不及梳頭,在車上背對著我猛梳頭,不但沒有傳來陣陣髮香,反倒飄來不少頭皮屑。上班的確很辛苦,相較之下,退休族整天悠哉悠哉,無所事事,應該算是幸福。
台北市政府花圃
到市政府時八點四十,離集合時間還早,就四處逛逛,順手到服務台拿了一本免費的”台北”雜誌。再回到門口時,老師,同學都到齊了就開始今天的課程。


台北市政府花圃
到市政府時八點四十,離集合時間還早,就四處逛逛,順手到服務台拿了一本免費的”台北”雜誌。再回到門口時,老師,同學都到齊了就開始今天的課程。

台北探索館一樓
首先市政府的導覽林先生跟大家介紹台北的地理環境,然後就帶大家到四樓發現劇場看影片,這個劇場是三百六十度旋轉的圓形劇場,聲光效果都很新潮,今天放映的是首部曲城市身世,是講述台北盆地的形成。依照簡介,另外還有兩部曲,城市生活及城市想像,只能以後再依照放映時間表自行去觀賞。看完影片,就是參觀模型及資料,從原住民生活,大陸沿海移民,日人統治到國民政府遷台等,資料不多,不過大體上還算有個完整的交代,畢竟幾百年的變遷,要在有限的空間重新呈現出來,並不容易。上課時老師講到大稻程歷史文化時,感覺上備感親切。因為我童年就在那裡成長,一面看著模型,一面聽老師說故事,彷彿又回到從前:看到一堆大嬸,小嬸在茶行天井裡一面聊天,一面挑茶葉;小孩騎著竹馬,在穿堂裡衝來衝去。一扎眼五六十年過去啦,我倒有些好奇,那些兒時的玩伴不知現在流落何方(應該說不知在那裡發達比較好聽一些)。

台北古城們示意圖
首先市政府的導覽林先生跟大家介紹台北的地理環境,然後就帶大家到四樓發現劇場看影片,這個劇場是三百六十度旋轉的圓形劇場,聲光效果都很新潮,今天放映的是首部曲城市身世,是講述台北盆地的形成。依照簡介,另外還有兩部曲,城市生活及城市想像,只能以後再依照放映時間表自行去觀賞。看完影片,就是參觀模型及資料,從原住民生活,大陸沿海移民,日人統治到國民政府遷台等,資料不多,不過大體上還算有個完整的交代,畢竟幾百年的變遷,要在有限的空間重新呈現出來,並不容易。上課時老師講到大稻程歷史文化時,感覺上備感親切。因為我童年就在那裡成長,一面看著模型,一面聽老師說故事,彷彿又回到從前:看到一堆大嬸,小嬸在茶行天井裡一面聊天,一面挑茶葉;小孩騎著竹馬,在穿堂裡衝來衝去。一扎眼五六十年過去啦,我倒有些好奇,那些兒時的玩伴不知現在流落何方(應該說不知在那裡發達比較好聽一些)。

台北古城們示意圖
其餘有些城門,廟宇,房屋等模型都製作得相當精緻。大體來講清代的建築都依照大陸閩南風格,日據時代的重要建築則以西方巴洛克式建築為主。特別一提的是有一座城門模型居然是用鳳梨酥製作的,做得相當逼真,我想味道一定也很可口。

北門模型

北門模型
接著到三樓參觀台北各階段的進步及未來的願景。這一部份,跟我原來的行業接近,我比較熟悉,所以就自己隨處逛逛,沒有認真聽講。這一層的資料有道路橋樑的變遷,給水排水系統的建立等。在我們參觀的同時,有兩班幼稚園的小朋友也來參觀,或許有機會我也可以自告奮勇報名當義工解說員也不一定。告訴我們的下一代,我們祖先的故事,這應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。


日人時代建築模型
百年來台灣歷經,清朝的管轄,西方各國的殖民,日人的治理,到國民黨政府轉進(據說這是軍隊術語,轉進就是撤退啦)。每個階段的統治者都有不同的主體意識及目的,所以從來都沒有能整理出連貫性的文史資料。很高興看到台北市政府能以本土意識為主體,重新建立真正屬於我們的歷史,相信在文史資料方面以後應該還會有很大補充加強的空間。
百年來台灣歷經,清朝的管轄,西方各國的殖民,日人的治理,到國民黨政府轉進(據說這是軍隊術語,轉進就是撤退啦)。每個階段的統治者都有不同的主體意識及目的,所以從來都沒有能整理出連貫性的文史資料。很高興看到台北市政府能以本土意識為主體,重新建立真正屬於我們的歷史,相信在文史資料方面以後應該還會有很大補充加強的空間。
十一點四十老師交代下一節課集合的時間地點後,就宣布可以自由離開(這在軍中叫做不敬禮解散,當過兵的人都碼知道)。看看錶,該回家吃午飯睡午覺了。最後套半句古人的詩詞作為結束”終日昏昏醉夢間,又得浮生半日閒

老師解說

老師解說
九十七年三月十二日於台北
全站熱搜